最新公布的中國4月份就業數據顯示,青年失業率繼續上升,達到20.4%,這讓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再次被聚焦。
最近一段時間,互聯網上掀起的“全職兒女”“脫下孔乙己的長衫”“中國人能不能擁有GAP(短暫的休息)”等一系列討論,折射出當下一些畢業生面對就業問題的心態轉變。這些話題看似是在探討畢業生就業新出路的可能性,但也折射出當下畢業生群體缺乏就業安全感,飽受就業焦慮困擾的心態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其中相當一部分就業焦慮,來源于“應屆生身份”所帶來的“精神內耗”。
應屆畢業生是國家重點保障的就業群體,黨政機關、企事業單位每年會留出數量可觀的應屆生崗位,民營企業也普遍在管理培養等方面對校招員工有所傾斜。因此,越來越多畢業生將應屆身份看作只有一次的“護身符”,不免滋生出患得患失的焦慮情緒。
近年來,受疫情等因素影響,就業形勢日趨嚴峻,畢業生求穩心態凸顯,考研、考編成為應屆生的普遍選擇。而那些失利的考生,往往為了保留應屆身份選擇暫緩就業。
按照相關規定,畢業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,可將戶口檔案在學校留存兩年,保留應屆身份以繼續尋找合適的工作,也就是所謂的“擇業期”。但在實際招聘過程中,一些用人單位對處于擇業期的畢業生認可度并不高。查詢部分互聯網企業招聘信息發現,這些企業幾乎都不接受此類群體的校招簡歷投遞。類似的門檻限制,加劇了部分擇業期畢業生的就業難度。
不僅如此,不少用人單位和學生家長對待就業的觀念也較為陳舊,不接受擇業期等新境況,不認可大學生從事體力勞動或互聯網新興職業,動輒認為“書白讀了”“有辱斯文”。這些落后的觀念在今天仍有市場,也客觀上加劇了青年學生群體的就業焦慮。
針對應屆生就業難,國家層面已經開始采取行動。
5月15日,人社部等十部門啟動實施“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”,聚焦的正是離校擇業學生和青年失業人群。類似的就業幫扶計劃,無疑給了擇業期畢業生更多就業機會。
此外,越來越多黨政機關、企事業單位在招聘公告中注明“在兩年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畢業生視同應屆畢業生”,也是一個積極的趨勢。
與此同時,用人單位也不妨更加寬容一些。擇業期不斷嘗試導致簡歷存在空白,并不能說明求職者能力的優劣。破除不合理門檻限制,給予平等的應聘機會,不僅有利于緩解擇業期畢業生的就業焦慮,更有利于用人單位招聘到符合需求的人才。
青年群體思維廣闊,觀念嶄新,正處于確定事業方向的開端,即使短時間內處于擇業“空窗”,也無須過分自我苛責。重要的是保持信心,讓自己的就業擇業觀念更加多元,更加適應社會需求。
作為2023年應屆畢業生,筆者過去一年中也經歷了諸多嘗試,很長一段時間都處于迷茫焦慮之中。在社交平臺與同齡人“吐槽”、互相打氣,也已成了我一種生活的常態。但與之相對應的是,我也經常重整精神,刷新自己,隨時做好出發的準備。
總之,社會對畢業生就業不妨多些寬容姿態,從制度設計、用人心態、發展眼光看待大學生就業,織好就業容錯率這張“安全網”,讓青年人更加從容地找到適合自己、適應社會的就業節奏。